据奥特莱斯网消息,全球知名时装零售GAP宣布,将于2021年1月内关闭多伦多市中心Bloor/Bay交界处的标志性旗舰店( 60 Bloor Street West )。该门店于1999年开业,距今已有21年的历史,是大多伦多地区销售标新排名第一的店。
事实上,在疫情这场无差别的“黑天鹅”事件冲击下,美国服装巨头Gap表示,到2024年初将关闭350家门店,约占北美门店的30%,其中包括220家同名Gap门店和130家旗下高端品牌“香蕉共和国(Banana Republic)”门店。
GAP集团旗下拥有多个品牌,包括Gap、Old Navy、Banana Republic及Athleta等,现已在35个国家拥有400多家门店和14个电子商务网站。受疫情影响,不少门店都不得不暂停营业,消费者也更多地转移到线上。很多美国专家认为,消费者的行为转变将是永久性的。
回顾GAP的发展史,奥特莱斯网发现,21世纪初,品牌逐渐老化、产品创新不足的GAP开始挥手告别自己的黄金年代。2001年,GAP集团市值体量逐步被H&M、ZARA母公司Inditex、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反超;2007年以来,营收规模亦被超越。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GAP的一个战略失误:早期过于专注北美,错失全球尤其是亚洲市场扩张红利期,使GAP在逐渐饱和的本土市场受到严重挤压的情况下,十分被动。2007年,GAP正式提出全球化战略。2008年,国际市场慢慢成为GAP拓店的重点,北美则以小规模开店或闭店为主优化渠道结构。在亚洲市场开发过程中,GAP首先是以日本作为主阵地,直面优衣库。这是其又一重大战略失误,不仅抗衡不了产品价格更具优势的对手,还直接导致GAP错失了在中国发展的机遇。
经历了长达10多年的业绩乏力甚至下滑,中国俨然成为了GAP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可依旧举步维艰。来自对手的竞争压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囿于选址策略。在2010年11月,GAP首批4家旗舰店分别落户上海南京西路中创大厦、淮海中路香港广场和北京朝阳大悦城、北京APM(原新东安广场)。不难看出,GAP早期的选址策略:一线城市核心商圈内的成熟购物中心,寸土寸金地段,且均为大店,面积一般在1000㎡以上,甚至接近2000㎡。
这样的选址要求,使GAP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问题:成熟商场的“好位置”所剩无几,扩张必然受到制约。时任GAP中国总裁的杨得铭当时亦坦言,由于进来比较晚,找理想位置比较难,因此开店情况并不理想。为此,GAP首先将目光瞄准奥特莱斯折扣店,进军杭州、天津等二线城市。时至今日,奥特莱斯仍是GAP扩张的主要渠道之一,尤其是在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奥特莱斯市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