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由工信部科技司和消费品司指导,品牌评级机构Chnbrand推出的2019年中国品牌力指数于4月15日发布。指数报告对近8千个中外品牌进行了总体评价和分析解读。
指数显示,目前,消费意愿正在向一部分品牌集中,中国品牌的市场主导格局依然稳固,但品牌意识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
服务业和耐消品领域表现出色
中国品牌在本土市场的主导格局稳固
2019年中国品牌力指数调查覆盖全国65个城市,176个细分行业,7800多个品牌,主要是通过消费行为,评价消费者对品牌的信赖程度。
根据指数报告,2019年中国品牌力指数的176个品类中,第一品牌70%由中国品牌获得,比去年小幅上涨。
Chnbrand执行总裁兼首席研究官姚表示,中国品牌的主要优势集中在服务业和耐消品领域。“如果从行业分布来讲的话,中国品牌在服务业里面优势是最大的,88%的服务业第一品牌都是中国的。其次是耐消领域,我们有71%的品类(第一品牌)是中国品牌。”
从细分属地来看,广东、北京、浙江、上海、山东五个品牌大省(市)囊括了70%以上的中国第一品牌席位。
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品牌在本土市场的主导格局依然稳固,也反映出服务业率先顺应了消费升级趋势。
此外,它还反映了一个品牌的本质——从本地服务开始。随着中国消费升级,人们对品牌的细分有需求,从而支撑了本地服务的兴起。
其实,本土的服饰品牌何尝不是如此。
经过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中国取得了无数的成就,从经济、文化再到科技,我们也有让世界尊重的资本。中国,早已不是以前那个中国了;中国人,也早和以前不一样了。
中国各方面都在崛起,我们自己也有很多拿得出手的品牌,像曾经的中国李宁牌运动装,成功蜕变成为国潮,并成功进入时装周;老干妈不仅征服了外国友人的胃,甚至玩起跨界出售老干妈牌卫衣。
中国品牌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历史关键节点上,既有国内市场提供的巨大消费推动力,同时也有国际市场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热爱和期待。我们不仅树立起自己的民族品牌,还在为壮大国货而努力。
国产服装品牌在中国发展得如火如荼,背后除了消费者观念转变及消费力提升之外,也与其越来越高明成熟的自身品牌建设、运营能力息息相关。
成功的品牌总有共通之处,以下5大关键要素或是促使着这些品牌的欣欣向荣的原因。
1、 高效供应链凸显高品质运营能力;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对于竞争日趋激烈的服装市场而言更是如此。建设并拥有高效而稳定的供应链对于服装类企业极为重要。这一点被国产品牌弄潮儿们铭记于心。
2、 精准品牌策略抢占细分市场;
随着行业发展,国内服装品牌已逐渐认识到“有的放矢”的重要性,也正通过瞄准更具体的消费群体来开始进一步发展。
3、“生”于线下,“兴”于线上,回归实体
当下,线上与线下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无界融合成大势所趋。随着线上增速放缓,线上商家又“逐鹿”线下,便掀起了线上跨界线下实体零售的风潮。
4、 资本助力日趋充裕
品牌与资本的发展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互利共赢,越来越成功的本土品牌和现金充裕的本土品牌,已成为中国许多零售物业租赁行业的一支生力军。
5、 市场佼佼者集体“出海”
随着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和开放理念的逐步深化,对海外品牌企业的并购浪潮不断兴起,陆续有本土的企业通过并购走出国门,国外的购物中心运营商应该做好准备,迎接中国品牌的崛起。
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在中国、乃至世界舞台上愈发自信的中国品牌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中国综合国力提升的缩影。未来持续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竞争力,向世界输出中国品牌价值观和中国文化,亦为中国实行国家品牌战略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