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啥是佩奇》视频以刷屏的方式,为今年贺岁档点缀了欢声笑语与温情,隐约之间也透着贺岁档中看不见的硝烟。然而贺岁档不仅存在于电影界,在互联网行业同样很有看点。
虽然佩奇火爆朋友圈,但是,看贺岁档营销广告看多了,你便会发现:众多的贺岁档营销案例在创新之余,大多是聚焦于“春节过年”这个节点上,整体贯之以归家心切、阖家团圆、温情暖心的主题。
然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贺岁档品牌营销大战中,淘宝独树一格,凭借其独特的视角为贺岁档营销带来的一波与众不同的案例。
很多业内人士热议:淘宝可谓全国老少皆知,还需要打广告?连淘宝都这么努力打广告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那今年淘宝的贺岁广告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大品牌如何做用户增长?
1、央视+春节 目标人群全覆盖 流量抢夺战
事实上,即便像淘宝这样的超级品牌,依然面临用户增长的需求。从淘宝这两年春节的拉新策略,就能看出一二。
去年春节期间,淘宝推出亲情号、赞助春晚,主打35岁以上,三四线及以下城市的群体用户,拉新效果显著。
根据阿里财报显示,去年春晚后,年度活跃消费者新增3700万,创IPO以来新高,共有超过1亿户家庭在观看春晚的同时参与了手机淘宝的互动。
也许正是看到了巨大的下沉潜力,今年春节,为了向更多中、老用户解释“淘宝是什么,为什么要用淘宝”,淘宝继续将注意力放到了三线城市及三线以下城市的用户,在央视投放了两支由徐峥主演的TVC,以此寻求用户增长点。
优秀的广告就在于——用合适的内容在合适的场景,以合适的方式触达合适的人群。
淘宝选择央视这类覆盖面广的权威投放渠道,不仅能精准触达中老年用户与下沉人群,还能获得良好的品牌背书。
虽然互联网视频平台日渐崛起,成为主流收看渠道之一,但其用户主要集中于年轻群体,与拥有大多数中老年人与部分三四线人群等稳定用户群体的传统媒体形成二元结构。
根据CSM数据显示,在央视观众的年龄分布上,80后到00后等年轻人群整体占比仅为30%左右,70后及更年长人群占比则几乎达到70%。此外,作为国内顶级的权威媒体,央视自身严格的审核制度,奠定了大众的信任基础。
当大家都忙着讨好年轻人的时候,中老年人这一消费群体很有可能成为,互联网电商下半场的人口红利,淘宝也借此打了一场漂亮的春节品牌战。
2、契合下沉用户的消费诉求 简单粗暴直接
据悉,淘宝曾针对“为什么要上淘宝”这个问题在非淘用户中展开调研,发现最大的影响因素是“七天无理由退货有保障”和“优惠”,因此这次的广告才会针对这两个用户的核心诉求展开广告创意。
那么如何在简短的广告中,让观众迅速记住?笔者觉得,就要让广告回归最初,遵循“KISS原则”即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在最简单的重复中让两大卖点和结尾的slogan“上淘宝 淘到你说好”快速的深入人心。
可能大家觉得这样的广告土味、俗气,但必须承认,不走寻常路的淘宝这次在一众贺岁档营销中打出了自己风格的好牌!用一个视频串出了年味、优惠、服务,不仅有新方式的革新,还有多场景下的消费需求深挖,不仅提升了品牌好感度,也让用户不由自主加入淘宝大军,真是令人服气。
其实任何一个有前瞻性的企业,应该要懂得如何去改变、去发现。新的一年,如果品牌商们还在追逐网红经济、追随小鲜肉代言步调的话,真的该学一学、换一换了。
在去年一篇刷屏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
“在中国,你以为众所周知的事情,起码还有一个亿的人不知道,而往往实际上是十个亿的人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