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业绩破2000亿 但增速放缓
从总体看,天猫十年大考成绩还是令人惊叹,从2009年的一次促销活动,逐步演变为今天的购物狂欢。走过10年历程的“双11”,成为观察中国电商乃至互联网产业、消费变迁的一个典型样本。
但27%的成长力道却较去年的39%放缓,并仅达到分析师预测区间下限。阿里巴巴集团副主席蔡崇信对此表示,虽然小型家电和化妆品销售仍然强劲,但受到大陆房市降温影响,大型家电等大件商品的销售减弱。
其实,不仅仅是天猫。从公开数据来看,京东“双11”交易额增幅也在放缓。京东2017年“双11”开始公布累计下单额为1271亿元。在此之前公布的数据为交易额,2016年交易额同比增长60%,2015年交易额同比增长140%,2014年下单交易额为去年的2倍多,2013年交易额为25亿元。
增速放缓或是意料之中,这意味着一个崭新的“世界”由此诞生——也是在2017年,新零售由概念落地,多数品牌商、线下商超企业首次开启“双11”线上线下联动。
新零售打通线上线下 开辟新增点
在今年的“双11”,新零售可谓火力全开——火爆的其实不只线上。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天猫“双11”有20万家天猫新零售智慧门店参与;京东联手上千品牌、60万门店开启一场无界狂欢;苏宁则发动全国超过1万家全业态门店参与;国美在今年“双11”也集合了国内近1900家线下门店。
显而易见,新零售概念设想经过两年的试水、发酵,逐步获得全行业的认同,亦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并在今年“双11”期间全面实施,销售报表亦证明,新零售效果非常显著。融合正带来消费规模的不断增长。
在业内人士看来,每年一度的“双11”集中反映了消费升级的趋势。在不断破纪录的数字之外,其背后的结构变化更值得关注。
催生智慧物流 3天收快递
大数据、人工智能还催生了智慧物流。来自菜鸟的案例显示,2017年天猫“双11”,菜鸟“智慧物流大脑”通过大数据预测,将更符合农村地区购买习惯的家电、农资农具等爆款,提前下沉至菜鸟县城仓库,帮助商家缩短商品在途时间,实现50%当日达、99%次日达的高效配送。
爆仓问题在电子面单、智能分单之后就已不再是行业的痛点了。于对包裹实现了数字化,如今自动化流水线分拨中心、智能仓等正在行业中大规模普及。
菜鸟网络云快仓事业部总经理孙建表示:“其效果是明显的。前些年‘双11’当日下单的货,有时要一个星期左右才能收到,现在大多1—3天就能收到了。”
在宏观经济环境疲软、现金贷泡沫破裂波、虚拟商品销量增速下滑的三层阴影笼罩下,天猫双11岁出现增长放缓,但却开辟出了另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
目前新零售整体尚处于探索、磨合阶段,未形成一套成熟普适的运营机制,在消费体验方面还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但,它的出现均颠覆了消费者的认知,打开了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令人充满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