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外到国内,这项“扑街炫富挑战”已成为城中最热话题之一,犹如当年的冰桶挑战赛一般仅占你整个朋友圈。各地网友,民间高手、段子手都尽情“炫富”一番。其中更不乏生活中熟知的品牌。
卫龙食品
瑞幸咖啡
旺仔
趣多多
卓诗尼
小米
杜蕾斯
方守龙白茶
后来,“扑街炫富”的最初发起人 @djsmash 发文表示,自己的一摔背后没有任何深刻寓意,“就只是夏天里一件有趣好玩的事而已”。
这看似无意的一张照片,却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千层浪!它远比很多所谓的“创意营销”,更成功!
下面给大家分析分析,他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
第一步:反差够大 自嘲幽默!
想被疯狂传播,得先有被疯狂传播的价值!纵观当下的所有社交网络,放上网的照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精致的妆容、大长腿、看似无意的抓拍等等。别说名模富豪,就连一般群众都不会上传自己的“丑”照,更何况是摔倒狼狈的瞬间。
但恰恰就是这种反差,为这个创意带来了翻倍的吸睛效果。不管大家是抱着看笑话的心理,还是好奇的心理。首先,他们选择看了,第一步就成功了。
第二步:复制成本低
但仅仅是看了,远远不够一个创意能被广泛传播,才能成为一个好的创意。
这个“扑街炫富”不仅新鲜好玩,而且效仿相当容易,有着充足的发挥空间——不就是摔倒嘛,谁还没试过摔跤!
第三步:名人助力 明星效应
虽说发起人只是一时兴起,但不可否认的客观事实——自带30多万粉丝,而而相继相应的两位俄罗斯模特,粉丝也分别超过90万和180万。随着接龙点名,一传十,十传百,如“病毒”般迅速“蔓延”。
伴随名人参加的人数越来越多,其背后庞大的粉丝团也会跟着纷纷效仿,可想而知,这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第四步:从众心理
发展至第三步,该创意的营销已非一般。但真正使它们发酵壮大的,是人们对群体归属感和自我认同的渴望,即所谓的“人有我有”。
有分析认为,当社交网络都在沉迷同样的游戏,我们很容易被同伴的“怂恿”和兴奋情绪所感染。而事后的每一个点赞和转发,都像是来自朋友的认可,甚至能带来归属感和自信心——这样的正面嘉奖比错失恐惧更诱人,
想想曾经占据过国内社交媒体的海草舞、海底捞花式吃法和“社会人”小猪佩奇,它们的走红之路也都是同样道理。
同样,这样的“营销套路”在项目运营中同样适用。
在我们周边,不乏活力四射的商场,同样也有死气沉沉的项目,背后的原因是商场缺少新鲜感的传递——一个新的业态、一个新的活动,乃至一个新的陈列等等。
无论何时,给顾客惊喜和独特的体验,都是购物中心向顾客营销的绝佳机会。新鲜感就是最好的也是最难忘的体验,也是上述的第一步。
购物中心要折腾,但不能瞎折腾——围绕年轻人群的情感和生活,不断推出有趣、有料的新亮点,让消费者每次去都能感觉新鲜,这也就是购物中心营销推广的高境界了。
虽然没有明星助力,但直接作用于最接地气的庞大消费群体,他们才是社交媒体最大的目标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