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杰:如何让新零售提升品牌对奥莱的应对能力
新零售在当今的零售行业中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即便是这样,每次谈及此话题,总有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如老炮儿成员王宏杰先生则表示,在新零售的大前提下,技术不断飞速发展,其最终形成的大数据希望能通过奥莱的经营方反馈给各品牌,从而提高品牌的销售情况。
“理想很完美,可现实总有种种束缚——其一,新零售对技术、团队、管理都有一定的要求,而在目前实际的品牌架构情况下,品牌方是否具备这样的条件,以及迅速反馈数据的能力;其二,对于拥有多品牌的公司或集团而言,不同品牌间的运营架构、考核、物流等是否能做到真正融合。”
王宏杰先生表示,新零售于品牌而言确有不少益处,也能提升品牌对奥特莱斯的应对能力。但重点在于现实问题应如何克服!
李海斌先生:新零售精准定位 有效转化流量
作为品牌方的经营者,X-MOOM总经理李海斌先生也从品牌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的观点。作为品牌的经营者,需了解消费者的喜好、消费习惯等,以及其他品牌的情况,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过去,对于这些数据的获取,通常只能通过甲方收集整理,向他们寻问。这种方式耗时长,且精准度较低。若通过新零售方式获取,能够更准确定位消费者的画像,让品牌方做出相应的调整策略,实现精准触达,提高效率和转化率。”
李海斌先生认为,现在,大部分品牌首要面临流量成本高的问题;其次,即使有了充足的流量,若货品与消费者匹配无效,同样导致流量白白浪费,从而拉高了流量成本。而新零售的加入确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这样这一方面的问题——精准配货、定价,让流量进行更有效转化。
“零售业并无新老之分,其转变在于零售业的从业者,其思维的转变。而所谓新零售,其核心一是数据,二是科技。若奥特莱斯能从甲方的角度给予品牌,尤其是一些本土品牌在新零售上的赋能,会对本土品牌由较大的促进作用。”
何是打开新零售的正确方式
新零售发展的初级阶段是夯实基础的阶段,是在后端的选址、供货、组货、陈列等环节进行赋能和升级,而消费者对这些环节的体验变化感知较弱。后期从前端全面发力,在前端结合向用户全体验延展,不断升级消费者的场景化体验,例如智能试衣屏、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推荐、智能客服等方式,使消费者充分体验到新科技带来的便捷与乐趣。在中后端则要基于初级阶段积累的运营经验,全面提升业务运营各个环节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程度,以智慧化运营为目标,带动整体运营效率的提升。
然而不同业态打开新零售的方式各有不同。大型品牌连锁企业大多已经建立自己的电商体系,因此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联手电商企业向自己赋能,通过升级运营入手新零售;碎片式的社区零售渠道由于规模小包袱轻,改造难度较低,在互联网巨头的加持之下更容易从组货开始着手;而百货商场和购物中心的数字化建设道阻且长,为免贻误良机只好另辟蹊径可以从提升体验着手进行改造。
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打开新零售,都只是暂时性的过渡阶段,最终想要新零售浪潮之下站稳脚跟,前端和后端的升级缺一不可,在某种程度上,谁能率先完成前后端的整体式改造,谁就能在市场上抢占先机,尽早享受新零售带来的增长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