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双十二前夕,抖音官方正式宣布购物车功能开放申请。据悉,在平台上发布视频大于10个且达到8000以上粉丝的实名认证账号可自助申请。为丰富购物车玩法,抖音平台还推出官方话题、达人超级话题定制、抖音直播、抖音万物节等购物车玩法。
事实上,社交媒体开通购物跳转早就不是一件新鲜事了。随着越来越多品牌开始将广告预算分发给社交平台,简化这个转化流程是几乎所有依靠广告赚钱的社交平台都要做的事情。
国外,Instagram、Snapchat和Facebook早有这样的尝试,国内,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也早就通过这样的方式成为了网红们赖以生存的带货平台。
“变现难”一直被认为是短视频的成长痛点。去年10月,谈到抖音的商业化进程,抖音产品负责人王晓蔚曾表示:不会给抖音设限,会优先考虑跟产品更贴合的模式。除了平台端的尝试外,也会上线更多帮助达人变现的机制。
据介绍,抖音目前已经和阿里妈妈打通了全部数据,但凡是淘宝客内的商品都可以在抖音里进行添加,佣金自定。并且,为了方便达人挑选商品,抖音日前还成立了一个精选联盟,使用该联盟,抖音达人可以不通过外链,直接在抖音内部挑选商品,并在抖音内查看佣金收益情况。你也可以理解这就是一个全新的淘客平台。
此外,收入高、能力强、不伤用户的变现手段“广告”未来也会是抖音的着重发力点。要知道,今年有不少奢侈品牌也加入了抖音行列。
说到这,笔者不禁想问一个问题:抖音是否适合于奢侈品牌?
首先,从内容质量上讲,
虽然该应用内容的质量正在逐步提高,但总体来说仍然偏低。坦率地说,有很多视频很无聊。由于很多视频只是在完成别人发起的挑战而非原创,导致成百上千的视频内容都看起来是一样的。
时尚博主Vera Wang说,抖音上的内容对她并没有吸引力。“看到身边有很多人在讨论抖音,因此我也开始尝试使用这个平台,却发现平台上的内容并不能吸引我。”
其次,发起的挑战成败参半
发起热门挑战是抖音广告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品牌与应用的直接合作中,如果没有发起正确的挑战话题,那么广告活动可能会失败。
搞笑内容在该应用上表现非常出色,但对于那些比较严肃的奢侈品牌来说是一个问题。最重要的是,西方人有时不能理解中国人的幽默,即使在中国呆了很长时间也是如此。有些外国人看到一些搞笑影片在抖音上非常受欢迎,他知道它一定很有趣,因为它做得很好,但作为一个外国人或许他并不能抓住笑点。
不过,现在奢侈品更多的是一种FOMO(Fear of missing out)的态度,不愿也不敢放过任何一个渠道,或许做多,错多,但收益可能更多。流量在哪,品牌就出现在哪。毕竟,如果继续保持高高在上的姿态,就会失去新一代的消费者了。
但这个“度”需要如何把握,期待抖音和奢侈品牌在未来会擦出更多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