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管是奢侈品牌,还是快时尚,只要是品牌,开快闪店已是家常便饭。皆因2014年开始,快时尚放慢开店、奢侈品又陷入关店潮、新兴品牌在选择渠道时也更小心翼翼了。快闪店以替补队员的身份登场,并迅速蔓延。话题性强、吸睛效果明显的快闪店成了如今的新风尚。
另外,快闪店在一定程度上,它像是实体经济的补偿机制,弥合了某种现实和理想状态的差距。这样说并不为过,因为区别于国外以街区为快闪主场的特点,中国65%的快闪店发生在购物中心内,属于品牌和地产商的合作结果。
所以,集品牌、购物中心、地产商、消费者的宠爱于一身的快闪店,到底有何过人之处,它的存在逻辑又是什么?
沃顿商学院市场营销学教授史蒂芬·霍奇(Stephen J. Hoch)认为:“由于快闪店是游击式的,不会营业很长时间,因而这种店铺会试图在同一时间将所有人吸引过来,以创造格外令人兴奋的体验。”
快闪店虽然展示时间短,但设计装修、运营服务并不亚于筹备一个新品牌,背后实则是满满的营销套路。
1、用社交营销制造话题
品牌提供一些全新的服务或体验,事件本身就是个新闻。
快闪店通过短期限量带来的压迫感、专业的陈列设计和精心策划的内容让消费者产生期待,强烈的好奇心以及对于转瞬即逝的迷恋,会让消费者在有了美好体验后更乐于自发分享,自发产生UCG,即用户口碑。从而达到类病毒式营销的作用。
另外,它们也提供二维码供你加入线上粉丝阵营,一方面进行客户数据的积累,另一方面也能实现更直接更连贯的沟通。在微信、微博时代,快闪店同样是一个线上平台的引流利器。
2、直达目标客群
品牌方选择目标客群较多的位置,以短时间、最经济的方式,精准触达目标客户群,是快闪店存在并迅速发展的基础。
3、低成本小步试错
对于初创品牌、或是进驻新环境的小众品牌而言,快闪店可以帮助品牌自动生成话题,同时降低试错成本。
据睿意德发布的《中国快闪店研究报告》显示,1%的IP展成本,100%的聚客效果,快闪品牌自身具有极强的推广动力。1个优质快闪店的聚客效果相当于1个IP展览、2个影院或6个连锁餐饮。
4、解决三方痛点
快闪店淡化了销售,用参与感把产品卖到顾客心里,通过符合消费者真正需求的内容和渠道来售卖产品,解决了目前市场环境下,品牌方、商业地产和消费者三方的痛点。
尤其现在的主力消费者是一批互联网原住民,他们游走于各大社交网站,第一时间了解国内外最新鲜的时尚资讯;他们充满好奇心,比以往任何一代人都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对于品牌,他们会更主动去了解,而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品牌单方面传输。
这就要求品牌要时刻了解消费者需求,而快闪店能起到与消费者进行互动的作用,近距离接触消费者,并能增强其对品牌忠诚度。
未来:拼华丽、拼特别、拼流量的死循环?
由此看来,快闪店仿佛真的无懈可击,但一旦这些新兴事物又再次成为陈腔滥调时,各大品牌是否又要开始陷入竞相拼华丽、拼特别、拼流量的死循环,导致快闪店的运营成本急速增加,与当初的概念背道而驰。
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开始尝试快闪店模式,快闪店本身的普遍性应用会降低顾客的好奇心,快闪店的投入门槛也会越来越高。对于快闪店本身与线上入口的导流功能而言虽然是很好的手段,但对于线上本身是否能够满足快闪店顾客的期望也是对品牌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