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奥特莱斯
1、王府井集团奥特莱斯业务实现营收23.9亿 同比增长49.45%
10月27日,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披露其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公告显示,1-9月王府井实现营业收入187.7亿元,同比增长12.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3亿元,同比增长32.76%;基本每股收益0.944元。其中,按业态分,业态百货/购物中心营收153.18亿元,同比增长7.74%,毛利率17.36%;奥特莱斯部分营收23.92亿元,同比增长49.45%,毛利率10.86%(回复关键词“王府井三季度报告”获取报告)
2、济南首创奥特莱斯预计2019年开业
据悉,济南首创奥特莱斯正式入驻高新区,与鲁商银座、红岛利群共同构成红岛商圈的三大巨头。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规划店铺约200-300间,引进国际和国内品牌数量不少于200个,其中国际一线品牌不少于5个。项目预计2019年底投入使用,销售收入预计超过10亿元(点击阅读全文)
3、贵州遵义自游港奥莱创业补贴签约仪式
10月25日,贵州遵义自游港•奥特莱斯创业补贴签约仪式在遵义自游港举行,汇川区人社局党组成员、就业局局长熊锡康,遵义自游港•奥特莱斯创业孵化园负责人孟连尉,自游港•奥特莱斯集团副总裁李镇雄,以及创业代表,媒体记者出席签约仪式。本次创业补贴将在自游港•奥特莱斯创业孵化园会员中优选20个创业项目,为其提供每平米400元资金帮扶和全方位的孵化服务(点击阅读全文)
4、石家庄鹿泉区区长调度含奥特莱斯水世界等省市在建重点项目
10月25日,石家庄市鹿泉区区长李为军调度省市在建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包含奥特莱斯水世界、西部长青以及军鼎科技园等多个项目。李为军先后来到迪龙科技、通用365电子商务智慧谷、福建中小企业园、君乐宝液态奶、奥特莱斯水世界、军鼎科技园、中国移动大数据、西部长青、科瀛产业园等地,详细了解各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问题(点击阅读全文)
(二)品牌
1、全国第五家Prada奥莱店震撼登陆广州
10月27日,Prada正式进驻佛罗伦萨小镇·广佛名品奥特莱斯。这是继天津、北京、上海、香港之后,Prada在中国开设的第五家奥莱直营店,也是华南区首家Prada奥莱直营店。店内主要包含 Prada 和 Miu Miu两个品牌的男女鞋包服装等产品线,开业首日全场5~7折。据悉,Salvatore Ferragamo和Gucci预计也将于年内在广佛小镇开业(点击阅读全文)
2、六福集团第二季度黄金产品同店销售上升21%
六福集团公告称,集团2018财政年度第二季零售业务的整体黄金产品同店销售录得21%的升幅,对比上一季度大幅改善。另一方面,香港及澳门市场的珠宝首饰产品销售也因市场复苏和六福集团推出的多类型时尚等高性价比产品,同店销售增长达16%。由于市场环境改善,集团于2018财政年度于内地店铺增长目标由原定净增长50间增加至80间。截至报告期末,集团的六福自营店共有216间,包括151间设于内地、45间设于香港、10间设于澳门及10间设于海外(点击阅读全文)
3、香港零售商I.T集团半年利润猛涨55%
香港多潮流品牌零售商I.T集团公布截至今年8月底止六个月中期业绩,净利润同比猛涨54.7%至5975.4万元。报告称,I.T集团盈利增长将受到中国大陆和日本强劲的收入增长带动,加上因为库存控制较佳,零售折扣减少,所有地区的毛利率均有改善,令经营利润率改善。此外,由于集团在北京的老佛爷百货业绩理想,预测公司将于2019年下半年开业的上海老佛爷百货也将取得成功。现在,95后为主的潮流人群正在改变人们的认识,他们拥有了话语权和购买潮流商品的经济实力,潮流生意正迎来消费者成熟的时机(点击阅读全文)
4、班尼路母公司德永佳集团预期上半年税后净利润减少大约60%
旗下拥有班尼路、S&K和ebase等品牌的德永佳集团上周公布,预期集团截至2017年9月30日止6个月的税后净利,较2016年同期或大跌约60%。董事会认为税后净利减少主要由于,并无2016年同期出售一商标获得一次性收益1.52亿港元,人民币兑港币升值致汇兑亏损。值得关注的是,为优化旗下产业结构,德永佳集团去年以2.5亿元的价格将上海班尼路服饰有限公司出售给上海汇业实业有限公司(点击阅读全文)
5、太平鸟股价23日收盘大涨逾7% 创近5个月来新高
国内服饰集团太平鸟股价23日收盘出现异动,股价大涨7.02%至每股31.88元,创近5月内的新高,目前市值约为153亿元。据其公布的上半年财报显示,在截至6月30日的六个月内其销售额录得28.15亿元,净利润为9401万元。9月20日,太平鸟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计划在品牌建设、大数据赋能、消费者运营和线上线下全渠道融合等领域开展深入的战略合作。未来太平鸟也将和天猫携手,目标在2020年前实现线上销售额过百亿,整体销售额达200亿元(点击阅读全文)
6、奢侈羽绒品牌Moncler前九个月销售额大涨15%
在截至9月30日的九个月中,奢侈羽绒品牌Moncler销售额同比大涨15%至7.368亿欧元,去年同期为6.393亿欧元,期内品牌在所有分销渠道和地区均录得增长。其中品牌在意大利的销售额增长4%至1.138亿欧元,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则大涨18%至6.22亿欧元。对于2018财年全年,首席执行官Remo Ruffini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对品牌创新的投资,以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除羽绒产品外,Moncler还计划扩大鞋履业务(点击阅读全文)
7、Columbia第三季度净利润增长5%超预期
在截至9月30日的三个月内,Columbia销售额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录得7.47亿美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至8770万美元,超预期。期内,Columbia在包括欧洲、中东和非洲的EMEA地区销售额增幅最为显著,达20%,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的销售额泽增长9%,加拿大地区销售额增幅同为9%,美国区销售额则减少6%至4.56亿美元。首席执行官Tim Boyle表示,根据集团2018年春季预订的积极表现,预计今年全年销售额增幅约为3%,净利润将在1.83亿至1.9亿美元之间(点击阅读全文)
8、拉夏贝尔前三季度营收首次突破60亿 四大品牌毛利率超60%
拉夏贝尔集团日前发布2017年前三季度业绩报告,拉夏贝尔实现营业收入62.32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7.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9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50%。分品牌来看,报告期内,拉夏贝尔旗下主品牌LaChapelle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5%至15.08亿元,LaBabité品牌营业收入同比职能制1.35%至9.31亿元,其男装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大涨37.29%至3.71亿元,四大品牌毛利率均超60%(点击阅读全文)
9、海澜之家前三季度净利润达25.13亿元
海澜之家日前发布前三季度财报,在截至9月30日的9个月内,集团销售额同比上涨3.4%至124.7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4.07%至25.13亿元。其中同名品牌海澜之家仍是集团的主要收入来源,期内收入达102.12亿元,占销售额的81.84%。门店数方面,前三季度,海澜之家线下门店数总计5608家,新开771家,关闭406家(点击阅读全文)
10、达芙妮前三季核心品牌业务同店销售下跌约15%
(三)零售
1、广百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48.23亿元
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23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76%。2017Q3实现营收13.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675.9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74%。报告期内净利润增加主要是公司关闭部分亏损门店,并严控费用,使营业毛利得以提高。
2、京东物流落成全球首个顶配奢侈品仓 安保达“博物馆”级别
为了进一步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京东在推出自己的独立奢侈品电商平台TOPLIFE的同时,其位于上海嘉定的奢侈品仓也正式启用,这是全球首个顶配奢侈品仓。为了更精细化“呵护”仓内商品,京东物流奢侈品仓的设置采用时尚+科技的构建方案,设有专门的恒温区和恒湿区,保持室内15至25°的温度、55%至75%湿度的恒定;顶级防尘设备的使用以及从入库到出库全流程操作的严格规范,能够有效防止室内的扬尘和静电出现;仓内内壁采用特种钢化玻璃制成,防爆防火,并配有博物馆级别的安保(点击阅读全文)
3、1月至9月访日游客消费额首破3万亿日元
据日本观光厅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9月访日游客消费额达到3.2761万亿日元,同比增加了15%,主要得益于来自中国大陆和韩国等亚洲地区的访日游客的消费贡献。虽然团体游客的“爆买”告一段落,但是个人游客增加,消费也实现增长。在7月至9月期间,访日的越南、中国大陆、英国、法国等国家的游客人均消费突破了2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1720元(点击阅读全文)
4、亚马逊第三季度销售额大涨34% 股价盘后飙升逾7%
根据咨询机构贝恩与Altagamma共同发布的全球市场监测报告显示,奢侈品行业在经历了2016年的低潮期后,今年开始复苏,预计将实现1.16万亿欧元的收入,同比增幅为5%,其中个人奢侈品消费也预计增长5%至2620亿欧元。在中国消费者购买力恢复的刺激下,今年手袋、鞋履及珠宝等奢侈品的全球销售成长幅度高于预期,对于2018年,报告预计该行业将继续以平均5%的速度增长(点击阅读全文)
6、美零售业今年关店数达6700家 创历史新高
据零售业智库Fung Global Retail & Technology的数据显示,自今年1月1日以来,美国零售业总计已关店逾6700家,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6163家,创历史新纪录。日前,美国最大连锁药店沃尔格林宣布计划关闭旗下约600家门店。其他宣布大规模关店计划的零售企业包括Sears、Gap、Banana Republic、Michael Kors、Bebe和The Limited等,今年至今,已有至少300家零售商申请破产。有分析指出,导致美国零售业大规模关店潮的主要原因是电商和快时尚的兴起(点击阅读全文)
7、国内无人店将“有人管” 行业首份经营规范征求意见
10月25日,中国百货商业协会无人店分会发布了《中国无人店业务经营指导规范(意见征询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正式迈开了规范化管理的第一步。意见稿分别从无人店的设置、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商品采购、检验、仓库管理等方面提出明确的细化要求,同时还强调无人店经营商退换货的具体要求,以及消费投诉及食品卫生安全突发事件的处理等。业内人士认为,意见稿的出台标志着无人店行业将走向规范化运营。
(四)商业地产
1、2017年第四季度拟开业购物中心185个,总体量1710万㎡
据赢商网统计数据显示,经过层层核实,2017年第四季度拟开业购物中心数量仍多达185个,商业总体量约达1710万平方米,迎购物中心开业爆发季。从七大区域分布看,华东占半壁江山,以76个项目遥遥领先,华南区32个排第二,华北23个、西南20个、华中19个,三区相差不大,西北、东北与前五区相差甚远,东北地区仅2个项目拟开业。其中值得关注的有上海宝山龙湖北城天街、徐汇日月光中心;南京金鹰世界 GE·WORLD、青岛卓越大融城、合肥保利广场·合肥天鹅湖(原合肥新地中心)、福州东百中心等(点击阅读全文)
2、未来三年 10余个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将亮相山城
去年年底,重庆山水主题小镇——六旗乐园项目在璧山正式开建,这也是西部地区首座国际主题乐园。预计到明年夏天,这个主打旅游的小镇就将与游客见面。山水文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卫东告诉记者,主题乐园的建成,将会带动每年近1000万的旅游人次,拉动每年约400亿的经济增量,能够极大提升和改变大西南地区的旅游产业格局。重庆市旅游局介绍,包括璧山六旗乐园、涪陵榨菜公园、解放碑时尚文化城等在内,重庆多数签约大型文化旅游项目已经开建(点击阅读全文)
3、连亏2年的香港迪士尼启动扩建计划 6年内每年都推新项目
近日,香港迪士尼乐园度假区正式启动新阶段扩建计划工程,新阶段扩建计划预计将持续6年,期间每年都会推出新的项目。这或许将有助于香港迪士尼乐园走出连续亏损的困境。香港迪士尼乐园于2005年开园,直至2012年才实现盈利,而大批内地游客的到来功不可没。但好景不长,随着香港旅游业整体出现下滑,2015年香港迪士尼却再度陷入了亏损的泥潭。由于长期被诟病面积小、设施少,香港迪士尼乐园希望通过扩建来吸引更多游客(点击阅读全文)
4、新世界将完成200亿港元内地拿地计划 重点布局粤港澳大湾区
新世界中国地产董事兼副行政总裁黄少媚称,新世界将完成总金额达200亿港元的内地拿地计划。作为最早进入内地房地产市场的港资企业之一,新世界中国此前经历了大举出让内地地产项目、退市私有化、高层人事调整等事件,曾一度被外界解读为撤出内地市场。黄少媚称,新世界过去三四年在内地的拿地步伐确实有点慢,经过一年多的重整之后,目前很积极地面向内地市场拿地,重点布局粤港澳大湾区尤其是广州、深圳。拿地方式除了与其他开发商合作、与政府合作介入一级土地市场开发外,最重要的还是在拍卖市场取得地块(点击阅读全文)